文物志

全国文保单位:玉蟾岩遗址

永州岛11-06


  玉蟾岩(俗称哈蟆洞)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为一处约100平方米的洞穴居住遗址。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后曾进行过多次调查,判定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全新世早期遗址,并于1993年和1995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

 

 

    发现的遗迹主要是烧灰堆,无明显的灶坑,灰堆一般直径约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富集炭屑和动物烧骨,较大的灰堆厚度可达15厘米以上。

    遗物包括陶器、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陶片发现较少,可复原的陶器仅两件,均为侈口、圆唇、斜弧壁、尖圜底的釜形器。陶器制作粗糙,陶胎厚薄不匀,陶质疏松,烧成温度很低。陶片内外均饰纹样,似绳纹,实为编织印痕。

    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品和骨、角、牙、蚌器。石制品全部为打制,不见磨制石器,包括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切割器、石刀、锄形器、亚腰斧形器等。以砾石为原料,主要是砂岩。石器制作粗糙,多不规整,形状多样,以小型石器为主,有一定数量的中型石器。大型石器较少,缺乏细小石器。骨器有骨锥和骨铲。穿孔蚌器数量较少,可能是刮削和切割器。此外,还有用鹿类和小型食肉类动物犬齿制作的牙饰,都是在犬齿的根端刻一周凹槽,用于系绳佩带。

    遗址堆积中包含有大量的水生动物介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陆生动物遗骸,其中哺乳动物28余种,鸟类27种。哺乳动物中鹿科动物数量最多,如水鹿、梅花鹿、赤麂、小麂等。食肉类动物也很丰富,如熊、鼬、水獭、猪獾、狗獾、貉、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椰子狸、野猫等,以猪、牛、竹鼠、豪猪等为常见。此外还有猴、兔、羊、鼠、食虫类等动物。

    在1993和1995年的两次发掘中各发现2枚水稻种子,对稻壳进行的电镜分析表明,鉴定1993年出土的稻谷为普通野生稻,但具有人类初期干预的痕迹。1995年出土稻谷为栽培稻,但兼备野、籼、粳的特征,是一种由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另外,植硅石的分析也发现了稻属植硅石。这一发现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前到了一万年前,对探索水稻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玉蟾岩遗址的年代大致在距今12000-8000年之间。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