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业品牌推进年,未来20年,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农业,农业看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旅游型农庄必须要寻找独具差异性的产品,这是一个“关键内核‘,哪怕只做一个产品,也要力求做精做强。
那么,如何打造产品的附加值呢?
追求一鱼多吃,创造更多消费价值。
对于对于生态农业品牌打造来说,产品基础相关雄厚,极易形成差异化生态农业强势品牌。如,我们建议可以从创建生态农业产品和食品的自建渠道开始,给产品一个“身份识别“。
举个例子:中央1号文件:要充分运用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多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域造成了品味各异、地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老百姓称之为“土特产”。很久以前这些原生绿色产品大多分布于边远农村,不为广大消费者所知。改革开放后国家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用商标知识产品权来保护特色农产品。老百姓眼中的土特产被赋予了新的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rotected Eco-origin Product byChina,简称PEOP)项目是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质检总局)发起的一项产品保护项目,旨在通过完善的保护机制和原产地溯源管理制度,在国家行政部门的监督下,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在获得国家保护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溢价,实现便捷通关,更好更快地进入国内外市场流通渠道,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的大背景下,PEOP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项目能够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提供资质背书和信赖凭证, 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创新四个价值之一;创客的放大值
引入乡村创客,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是当前乡村旅游业态的重要举措。那么,谁会是创客群体?规划设计的专业机构,还有艺术家、小资的文艺群体,这些群体构造乡村旅游的创客,他们才是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够搞民宿客栈,他们的背后往往有具有粘度很高的客群。第二,做休闲农庄,离不开艺术配套,不管是文艺工作室,还是酒吧、作坊、咖啡馆这样一些文创休闲的场所,还有手工艺店,乡村创客来了之后可能把乡村的土特产品包装升级,成为旅游商品,甚至寺庙、道观,还可以做农产品的电商,把农产品直接的通过电商销售出去,从而全面提高旅游景观的品位与档次,大家各做各的,相互借力,共同发展。
众多的创客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个农庄“农业综合体“,更具旅游价值和规模效益。重建乡村社会生态,激活农村经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而且实现农民从一种“身份”向“职业”的转换。
创客不是单打独斗,能把乡村旅游业态平台做得够大,把客群锁定,才能两端无限延伸,合作共赢,相融共生!只需要用心种下“种子”,就有可能成为一片树林,借势,顺势,造势!创客的后续价值是无法估量。1989年,她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实惠餐厅“,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后来,她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从此全世界就有了“老干妈”!
创新四个价值之一;体验的动心值
根据中国旅游协会发布的 《2016客栈民宿专题研究》数据显示,国内民宿客栈已超过4万家。消费者与农庄之间的“有效链接”是什么?“回不去的乡村,有我们向往的生活“,消费体验,已经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的标配。从业者知道“场景化、立体化、感官化“将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规划体验到位:乡土人文气息是农庄流动的“灵魂“,农庄景观中可以有蘑菇房、陶艺坊、豆腐坊、攀爬、户外拓展等,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酒香四溢的农家酿酒坊;
体验要落地:除了农家乐,还应让产品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把特有农产品、传统手工品变成附加值高的旅游商品,“真、纯、朴“,如引入老艺人或是手工打磨的各项装饰摆件。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乡村旅游的产品应该是相互依托的,而不是完全分割开来,形成完整的产品链,是乡村旅游留住游客,增收增效的关键。形成一批又特色、多种类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不断刺激客群的购买欲望。第二;有的村落为了吸引人,就开始随便给这地方打扮,加钢筋,抹水泥,有的地方甚至改变里面的建筑、设施。另外,就是把民俗变成表演。这种情况很可怕,农庄的创新始终要“原生态”,发挥本土特色,可以搞怪,可以出奇,可以另类。挖掘本地核心亮点!
创新四个价值之一;传播的情感值
受益于2014年《爸爸去哪儿》的播出,乡村旅游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并持续发酵。而在2017年,随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进一步深入布局,乡村旅游仍将继续快速发展。农庄,不仅是一个旅游之地,在这里,时光很慢,生活很充实,是我们心灵放松的一种生活。
情感的价值在于共鸣,使游客在参与中产生独特的、唯一的、值得回忆的感受,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在传播上,要接地气。如:“所谓的天荒地老就是这样,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你向往吗“?“乡村旅游农庄会是离年味儿最近的地方“,“就想逃离拥挤的都市,和美丽的自然生活在一起”, 结合“绿色、生态、文化、创新”等关注点,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乡村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人物等等,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传递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经验和正能量,让更多人记住乡愁、感受美好。
传播要贴近时下热点,热门影视,不断激发客群的消费冲动,如时下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青丘狐》这些古装戏其实是可以为农庄带来无数的体验客群,农庄主们要结合自身条件,完全可以把古装摄影、场景模拟、洗桃花浴,宿野营,甚至发烧友自拍视频短剧等融为一体。
同时,要遵循“产品为王,观光为后”的农庄特点,传播产品的特色,产品不能雷同、内容不能泛化,服务配套落地,所有的传播目的是要使游客增加更多的选择,包括交通出行的自主化,旅行事务的自主化,订房、订票、订餐的自主化,游览乡村景物的自主化等。
值得提醒的是:乡土文化的复兴, 是一个大的命题, 乡土文化不光是乡村的文化,同时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人的文化。乡土文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无疑可以被旅游农庄经营业态所发扬。作为农庄经营的经营者,一定要用心!智慧与特色并存,不要期待种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心若不到,来的也只会是一阵清风而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