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阑夕来源:
我曾写过的一句话,因为罗振宇将之采用到其2015年跨年演讲的素材中,而被媒体多次引述:
判断一个内容是不是IP,只看一个标准,即它能否凭自身的吸引力,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进行分发。
现在来看,这个描述其实相当草率,有着「正确的废话」之嫌,其本意指的是内容商品带动受众的能力多寡,就像优酷的「晓说」变成爱奇艺的「晓松奇谈」之后,用户的迁徙显得毫不拖泥带水。
只是,过于滥用IP的定义,就会带来「热门即IP」的简单化理解,但凡有些名气、有些观众、有些声量,便「言必称IP」,反而造成模糊和混淆。
若是使用更加苛刻的标准,IP的历史长度必然需要纳入考虑,时间的检验永远是热情保质期的试金石。迪士尼是在米老鼠推出之后的第二十七年,才建设了其第一座主题乐园,暴雪亦是在距离第一版《魔兽争霸》问世二十二年之后,才将跳票多年的同题材电影推向院线,撑起中国游戏行业半壁江山的「西游」和「三国」,更是基于经久不衰的沉淀。
站在这个角度,内容商品生命周期的可延续性,是比狂热的情绪催眠更加重要的。
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腾讯和故宫博物院建立了长期合作,联动自家的平台开发后者的IP资源,连极少出席自家活动的马化腾,也亲自为这场活动站台。故宫的加入,让腾讯又一次展现了“连接器”的能量。
但是疑问在于,故宫博物院所拥有的IP层面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毋庸置疑,故宫博物院自然符合上面说到的「历史长度」的标准,这座盘踞在时间长河上的皇家宫殿在成为古物陈列所后,拥有了文化分量厚重的藏品资源,故宫的微信公众号更是新媒体的运作典范之一。
不过,这些赞誉,好像依然回答不了疑问:清明上河图、九成宫醴泉铭、明德化白釉观音座像、玉螭凤云纹璧……它们固然价值连城,却与当下盛行的IP经济有什么关系?
此前看过一个有趣的相关新闻——「百名大学生联名致信马化腾」,某高校学生认为微信和QQ等社交应用里的表情有着咖啡、啤酒、蛋糕,独缺中国传统的茶,故而在社交刻奇的驱动下,向马化腾发出公开信,希望在表情包里能够看到茶道文化的身影。
不知道这对于腾讯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是否又添了一把火,但对于腾讯来说,面对这一课题,故宫博物院必然是最佳合作伙伴,为此腾讯拿出了满满的诚意,用接入数以十亿计的用户的表情、游戏等产品,希望共同发动具有创作能力的年轻人来为传统IP嫁接互联网的张力。
因此,从形式主义来论证腾讯与故宫的合作必要性,也显得简易起来:前者与后者分别对应着新旧文化的共处,一个刷着表情包、惯用「666」的年轻人,可能只会从《甄嬛传》里接触到紫禁城的古老和沧桑,而一个游人如织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期待将影响力送出那高高封锁的宫墙。
说点题外话。
中国的文创产业,素来有着相似的观点,即中国的文化符号库存极大,就像一个取之不决且用之不尽的巨大宝库,决然没有迪士尼那样绞尽脑汁游说美国国会,在一片斥责声中受益于多个版权延长法案的苦恼。
除了孙悟空这个中国版本的「超级英雄」之外,《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都是未经充分开采的富矿,与日本对于志怪IP的发扬相比,更显暴殄天物。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陈连山教授,就曾受网易力邀,去给游戏部门的设计师上课,讲解中国古籍里的魑魅魍魉究竟都长什么样。
但是,过于高估原生态文化的成熟程度——或者说过于低估商业上的实现难度——都是导致呼声始终高于成果的原因。
闻名于安徒生和哥本哈根市的美人鱼,最终只能在迪士尼的工业机器的轰鸣声中得以货币化,同样是花木兰,在郭茂倩的记载里就是一个忠孝节义的脸谱人物,也是迪士尼才能让她成为一个追求自我的青年女性,符合了当代的价值观。
而这也是腾讯和故宫牵手之后,同样要面对的问题。腾讯选择借力社交与泛娱乐,全面挖掘和推广故宫潜藏IP价值,以此开启新的尝试。因此古色古香的表情包,和朋友圈里分享的精心制作的交互设计背后,是腾讯利用创意人才聚集的平台,带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簇拥的野心。
2015年,久负盛名的美国制作人Jonah Hirsch,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复原了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双翼滑翔机的体验。这支令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身临其境的影片,让Jonah Hirsch的公司获得了资本的注入,并与产业上下游的设备供应商和分销渠道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而其技术亦被美国的许多高校和科技馆青睐,希望能够用于重现那些仅仅存在于书面文字中的历史。
“展望未来,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将助力故宫,产生更强的文化辐射力。随着VR、AR等连接技术的发展,很多没有来过中国的人,将来也可以沉浸到美轮美奂的数字故宫里。”马化腾在发布会现场的这段话,其实也是所有关注传统文化的人所期待的。
但是,迈出第一步,决心是最重要的,而在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整个前行的过程中,持续的投入、理想的支持和多边的协作,是未来现实而严肃的试题。
这也是我对腾讯和故宫的故事的结论。